陳志鋒 文/攝 七月初,我到桂平市訪友,被金銀潭景色所陶醉。 金銀潭是桂平市大藤峽生態(tài)旅游風景區(qū)的一處景點,位于桂平市黔江上游八九公里的南岸。 從桂平市大藤峽旅游碼頭乘游輪逆江而上,大約五六公里后,開闊舒緩的江面陡然變窄,這就是駑灘。兩岸斜插出河面的地殼斷層,在流水的切割下犬牙差互,礁石巖巉,暗礁四伏,有瞿塘峽“滟澦大如象,瞿塘不可上”般的險境。游輪緩慢繞過暗礁,進入峽谷,兩岸重巒疊嶂,江面窄小,北岸壁立的斷崖上赫然刻著“大藤峽”三個紅色的毛體大字,這是毛澤東的親筆題字。 兩岸斜插出河面的地殼斷層,暗礁四伏。 “大藤峽”三個紅色大字,是毛主席的親筆題字。 大約又前行二三公里,有一條清澈的小河,從南岸的埡口處匯入黔江,這就是金銀潭的入口,我們舍船上岸,順著陡峭的山勢往上爬。金銀潭景區(qū)阻隔著浩浩蕩蕩的黔江,兩岸自東南向北由重巒疊嶂環(huán)抱,山腳灌木叢生,荊棘密布,古藤纏繞交織,山腰壁立陡峭,樹木四仰八叉,郁郁蔥蔥,明滅昏暗,山頂懸崖突兀,高山松、云杉、柏樹奇形怪狀,山上山下都披上翠綠的屏障,山谷幽深神秘,景區(qū)入口處居高臨下,地形險要,可一夫當關(guān),萬夫莫開。 向上不多遠,便來到金銀潭的大門,進入景區(qū)烏臼木、鴨腳木、十指花、傘花木、合柱舍蓮木、桫欏等樹木錯雜叢生,層層疊疊,修竹婆娑掩映,搖曳生姿,一路布陣而來。樹上扁擔藤、雞血藤、常春藤、首烏藤等藤類攀爬纏繞,和樹木纏纏綿綿,相依相偎。走在樹下,頭頂上的枝葉和垂下的藤蔓,像一只只纖手撩撥著游人的發(fā)梢,麻酥酥的。前行二十米,高懸黔江之上的太陽,就像害羞的姑娘,隱入茂密的樹頂上,不見了笑臉,午后的叢林隨即變成了晨昏,陰涼的空氣撲面而來。 岸邊糯米草、野蕉樹、半夏、天南星、細辛、骨石補、八角蓮、石菖蒲、虎杖等草本植物郁郁蔥蔥,欣欣向榮。潭中水草招搖擺尾,如夢如幻,岸石苔痕濃綠,藻色青青,擁擠斗綠。溪流在濃密的植物間和斑斕的彩石上流淌,纖塵不染,四季長碧,清冽甘甜,宜沐宜泳,宜浴宜戲。重巖疊嶂,落差各異的岸勢使溪水九曲十二彎,一路歡歌而來,跌淵跳峽,順黔江而去,形成了沿途眾多的瀑布和幽潭。行走于巨大的天然氧吧,在這里呼吸肺腑絲涼,像是作了一次酣眠“洗肺”,從頭到腳都輕松起來了。 景區(qū)最有名的景致有留連潭、響水潭、龍門瀑布、金潭飛瀑、銀潭藤影等。留連潭潭水在幽谷里盤旋迂回,扭扭捏捏的像少女,似乎不愿離去。響水潭上的瀑布沖激著幽潭,瀑聲在翻卷石岸的空腔中放大,形成巨響,悠遠綿長。金銀潭猶如一前一后,接踵相隨,奔赴黔江的姐妹,潭水晶瑩剔透仿佛來自九寨溝,潭中景物的倒影,如兩幅水墨山水畫,素雅空靈。銀潭上方古藤低垂,在準備吻著水面的地方又折返回去,組成兩對天然的秋千,坐在秋千上,淺水戲腳,背后幽潭照映,飛瀑織練,拍照的游人絡繹不絕。 景區(qū)內(nèi)飛瀑眾多,空氣清新。 景區(qū)內(nèi)和游人相伴的還有修竹上的白鷺,林間的啄木鳥、云雀、松鼠、嘯猿,水中的游魚、戲蝦、爬蟹、伏龜……所有的樹木花草,大小動物,共同組成了一個和睦的大家庭,相依相伴,和諧共生,構(gòu)成天地間最完美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 桫欏是中生代侏羅紀的“遺老”,它的存在,向我們昭示——這里保存了一億多年前的古老生態(tài),多樣、完整、原始的生態(tài)植被制造了清新的空氣,保持了水土,含養(yǎng)了水源,即使是盛夏來臨,溪水也沒有太大的波濤洶涌,水分降低了空氣的燥熱,留住了氧氣,吸附了塵埃,造就了青山和綠水,孕育了藍天和白云,湛藍的天空讓人感覺天堂離地是那么的近,仿佛觸手可及。 喀納斯天空湛藍,邊陲遙遠;雪域高原離天最近,天路太遠。我愿意就近來金銀潭,卸下生活的重負,拋開凡間的雜念,撕下虛偽的裝束,在這天地間休憩勞累倦怠的身心。如果時間允許,我還會在木樓客棧里呆上一晚,秉著燭,茗著茶,聽著琴,吟著《竹里館》,透過竹林旁的窗戶看江月徘徊,“獨坐幽篁里,彈琴復長嘯,深林人不知,明月來相照”,那一定是別有一番風味。 |